船舶從史前刳木為舟起,經歷了獨木舟和木板船時代,1879年世界上第一艘鋼船問世后,又開始了以鋼船為主的時代。船舶的推進也由19世紀的依靠人力、畜力和風力(即撐篙、劃槳、搖櫓、拉纖和風帆)發(fā)展到使用機器驅動。
1807年,美國的富爾頓建成第一艘采用明輪推進的蒸汽機船“克萊蒙脫”號,時速約為8公里/小時;1839年,第一艘裝有螺旋槳推進器的蒸汽機船“阿基米德”號問世,主機功率為58.8千瓦。這種推進器充分顯示出它的優(yōu)越性,因而被迅速推廣。
1868年,中國第一艘載重600噸、功率為288千瓦的蒸汽機兵船“惠吉”號建造成功。1894年,英國的帕森斯用他發(fā)明的反動式汽輪機作為主機,安裝在快艇“透平尼亞”號上,在泰晤士河上試航成功,航速超過了60公里。
早期汽輪機船的汽輪機與螺旋槳是同轉速的。后約在1910年,出現了齒輪減速、電力傳動減速和液力傳動減速裝置。在這以后,船舶汽輪機都開始采用了減速傳動方式。
1902~1903年在法國建造了一艘柴油機海峽小船;1903年,俄國建造的柴油機船“萬達爾”號下水。20世紀中葉,柴油機動力裝置遂成為運輸船舶的主要動力裝置。
英國在1947年,首先將航空用的燃氣輪機改型,然后安裝在海岸快艇“加特利克”號上,以代替原來的汽油機,其主機功率為1837千瓦,轉速為3600轉/分,經齒輪減速箱和軸系驅動螺旋槳。這種裝置的單位重量僅為2.08千克/千瓦,遠比其他裝置輕巧。60年代先后,又出現了用燃氣輪機和蒸汽輪機聯合動力裝置的大、中型水面軍艦。
當代海軍力量較強的國家,在大、中型船艦中,除功率很大的采用汽輪機動力裝置外,幾乎都采用燃氣輪機動力裝置。在民用船舶中,燃氣輪機因效率比柴油機低,用得很少。
原子能的發(fā)現和利用又為船舶動力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1954年,美國建造的核潛艇“鸚鵡螺”號下水,功率為11025千瓦,航速33公里;1959年,前蘇聯建成了核動力破冰船“列寧”號,功率為32340千瓦;同年,美國核動力商船“薩瓦納”號下水,功率為14700千瓦。
現有的核動力裝置都是采用壓水型核反應堆汽輪機,主要用在潛艇和航空母艦上,而在民用船舶中,由于經濟上的原因沒有得到發(fā)展。核電池的出現,解決了這些問題,意味著可以批量的制造核電池為動力的船舶。70~80年代,為了節(jié)約能源,有些國家吸收機帆船的優(yōu)點,研制一種以機為主、以帆助航的船舶。用電子計算機進行聯合控制,日本建造的“新愛德丸”號便是這種節(jié)能船的代表。
船舶,各種船只的總稱。船舶是指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進行運輸或作業(yè)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
新華社、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等單位發(fā)布了2024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交通...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批準了1276項行業(yè)標準,其中船舶行業(yè)標準有8項,包括CB/T 4536-2...
公司高層管理團隊是公司的核心決策層,負責制定和執(zhí)行公司的戰(zhàn)略,以及監(jiān)督公司的日常運營。中國...
各省區(qū)市相繼公布了第五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è)名單,其中上海滬東造船閥門有限公司、中...
2023年1月16日,我國首艘具有破冰功能的大型航標船“海巡156”號正式列編,標志著我國...
2022年6月22日,由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滬東中華建造的2400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正式交...
低負荷壓縮機是海上LNG處理裝置的核心設備之一,中國船舶七一一所自主研制的國內首套船用低負...
工信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fā)了《推動工業(yè)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提出實施先進設備更新行動、數字化...
工信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fā)《船舶制造業(yè)綠色發(fā)展行動綱要(2024—2030年)》,提出到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