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4日消息,我國科學院天津工業(yè)生物技術研究所的科研團隊經過6年探索,首次在實驗室實現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從頭合成,相關成果由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在線發(fā)表。
據了解,淀粉是糧食最主要的成分,通常由農作物通過自然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生產,人工合成淀粉作為一個被多國科學家積極研究的重大課題,此前一直未取得實質性重要突破。
而我國科研團隊采用一種類似“搭積木”的方式,從頭設計、構建了11步反應的非自然固碳與淀粉合成途徑,在實驗室中首次實現從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核磁共振等檢測發(fā)現,人工合成淀粉分子與天然淀粉分子的結構組成一致。
據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yè)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馬延和介紹,此次研究設計、組裝出一種自然界不存在的合成代謝途徑,并使其工作效率大幅高于自然生物過程,跨越了自然途徑數億年的進化。
除此之外,該成果也得到了德國科學院院士曼弗雷德?雷茲、美國工程院院士延斯?尼爾森等國際知名專家的高度評價,他們認為這一重大突破將該領域研究向前推進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