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是為觀眾放映電影的公共場所,屬于娛樂服務類場所,電影在產生初期,是在咖啡廳、茶館等場所放映的。隨著電影的進步與發(fā)展,出現了專門為放映電影而建造的電影院。電影的發(fā)展——從無聲到有聲乃至立體聲,從黑白片到彩色片,從普通銀幕到寬銀幕乃至穹幕、環(huán)幕,使電影院的形體、尺寸、比例和聲學技術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電影院必須滿足電影放映的工藝要求,得到應有的良好視覺和聽覺效果,電影已經成為人們飯后的論點。觀眾在里面需要需要遵守必要的個人行為規(guī)范。影院主體組成部分是觀眾廳。
1、業(yè)務范圍不同
影院屬于產業(yè)的下游,電影發(fā)行屬于產業(yè)中游,院線則是連接中游下游的紐帶。從概念上來說,影院就是我們每次看電影的地方,院線則相對更為抽象一些,它是由若干個電影院以資本或供片為紐帶組建而成,類似于加盟商。也就是說,一個院線,旗下一定會有電影院,而一家電影院卻不一定隸屬于某條院線。
2、權力不同
一般來說,電影的發(fā)行方從制作方那兒拿到成片之后,會為影片制定并實施一系列的營銷推廣策略,其中一個重頭戲就是去洽談并確定好這部電影的排片,即這部影片在電影院一整天的播放電影數量里可以占多少。
院線公司的主要工作就是對旗下的影院進行統(tǒng)一管理、統(tǒng)一排片、統(tǒng)一供片,因此電影的排片要和院線談,不能和影院談。從目前中國電影市場的情況來看,產業(yè)鏈上的各個參與者的收入主要還是要靠票房收入,而一部電影的排片又能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著其整體票房,所以在中國電影行業(yè)中,院線依然處于強勢地位。
3、收入結構不同
影院和院線的收入結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樣的,都是票房分賬收入加上非票房收入,而且票房收入都是占大頭,不過具體每一塊里面的具體構成不一樣。影院加盟院線的時候,雙方便會敲定分賬比例,所以影院的票房所得其實就是50-57%的凈票房收入再乘以按照敲定的比例。而院線的票房分賬收入卻有兩個來源,不僅有下面的影院,還有上游的電影發(fā)行商,在具體某一部電影簽訂電影宣發(fā)合同的時候,院線也會和發(fā)行商敲定影片的分賬比例。影片放映結束后,院線再根據合同規(guī)定向發(fā)行商和影院分別分賬,這就導致了他們的收入結構有所差異。
1、特大型1801座以上或11個廳以上;
2、大型1201座~1800座或8~10個廳;
3、中型701座~1200座或5~7個廳;
4、小型700座以下或4個廳。
按國標規(guī)定,寬銀幕畫面寬度宜不小于8米,高度應不小于6米。imax標準是22*16米。
大型電影院廳內(21-25排)最好選擇9到10排的中間部分的座位最好;中型的電影院廳內(15-20排)最好選擇7到8排的中間部分的座位最好;小型的電影院廳內(8-14排)最好選擇5到6排的中間部分的座位最好。
視力好的一般建議往后一些坐,而有近視的則可以稍微坐前一些;而當屏幕很大時,也建議盡量坐在中間靠后的位置,因為坐得太靠前容易眼睛痛。
通常來說1.2米以下兒童免票是兒童購票的一般標準;但也有的影院是以1.3米為免票身高線,總之一般都是在1.2米到1.4米,超過影院的標準的兒童需購買學生票(攜帶學生證)或成人票。
1、提前在網上購買好電影票后,去到你購買影票所在的電影院,找到自動取票機;
2、選擇取票方式,此處以點擊“取票碼取票”示例;
3、打開購買電影票的App,找到你訂單,點擊“查看券碼”,即可找到取票碼(驗證碼);
4、在取票機中手動輸入取票碼;有些也可以直接掃描二維碼;
5、點擊“確認打印”。
1、影城的基本情況:影廳座位數;大堂設計及環(huán)境;進散場通道設施;賣品部的設罝;售票處售票安排;內部承載能力;放映設備及音響情況。
2、市場的基本情況:人口狀況;本地特殊節(jié)假日;本地消費趨向;本地其他競爭對手基本情況;票價設罝;首場及末場放映時間;地方性/全國法定假日;影城活動。
3、排片表傳遞的信息:檔期(上映以及下映);發(fā)行公司;分賬比例;最低票價。
4、拷貝的信息:拷貝數量(類型);版本和制式;影片的類型;影片長度;排次號;片頭廣告種類及長度;片方、院線對影片排片有無特殊要求等。
1、票房
影院的票房收入由兩塊構成,播放同期影片,獲得票房收入需要與發(fā)行方,版權方進行分賬,影院大致能獲得總票房收入的50%。
2、映前廣告
影院可通過相關廣告播放平臺,在片頭插播廣告,賺取廣告費用。還可自行將椅背,墻面等位置作為廣告位放置廣告,或承包給廣告公司。
影院在播放廣告的同時能夠得到一定比例的分賬。而影院自主招攬的廣告則是影院自身的行為,其播放時間和方式并沒有受到行業(yè)、片方等各方面的限制,擁有充分的自主權,重要的是所有的收入不用參與到分賬當中,其利潤自然高。
3、電影衍生品
電影衍生品是指根據電影里的角色人物、場景、道具、標識等開發(fā)的產品,包含形象授權、玩具、服裝、飾品、電影音像制品、游戲、圖書、日用品甚至主題公園等。
將暢銷電影衍生品以專柜形式放在加盟影院中,即方便消費者選購,又為影院增加了額外的收入。
4、附加產品
附加產品為電影院的小吃飲料等。電影院出售的飲品,爆米花等食品是觀眾看電影必備的休閑食品,也是電影院重要盈利模式之一。
首先應該明確的是,票房分賬討論的數字是拋開電影服務費的。如一部影片上顯示累計票房為“10.5億元(包含服務費)”,分賬票房為“10億元”,這其中5000萬的差額便是電商服務費,而票房分賬則是在不包含服務費的這10億基礎上進行的。
一部票房10億的電影為例,首先需要向國家繳納3.3%的特別營業(yè)稅、5%的國家電影事業(yè)發(fā)展專項資金,剩下的91.7%才是可以拿來分賬的可分賬票房(凈票房),也就是說一部10億票房的電影事實上可分賬的總票房為9.17億。
在這9.17億的可分賬票房中,通常意義上影院、院線一共可分得57%占比,即91.7億×57%=52.269億票房,如果院線和電影院約定影院拿50%,院線拿7%,那么這10億票房的電影,影院和院線分別可分得4.585億、0.6419億元。不過在之前的眸爺科普中也曾提及,此前很多院線為了吸引優(yōu)質影院加盟,都主動調低了院線分賬比例,只拿1-2%的份額“意思一下”,甚至還可能會倒貼錢給影院。
首先傳統(tǒng)的足浴店,經營模式比較單純,一般只是項目體驗,SPA、足浴、按摩等,去這類傳統(tǒng)足浴店顧客一般都是做完項目就走了,很少會有加時或者其他的增項,對于店家來說,營業(yè)值也就不多,對于顧客來說,感受到的也只有技師的服務,店內環(huán)境和其他的增值服務就顯得更加弱化了。而新型足浴店推出影院式的體驗模式便可吸引更多的顧客來店消費,而大多數顧客基本上都是因為上班等因素身心疲憊,需要一個能夠徹底放松的地方,而不僅僅是因為技師的按摩技術還有對于整個店的整體環(huán)境,觀影體驗都會明顯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