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內阻補償的開路電壓法
開路電壓法(OCV)是最早的電池容量測試方法之一,開路電壓法是根據電池的開路電壓與電池內部鋰離子濃度之間的變化關系,間接地擬合出它與電池SOC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
開路電壓法簡單便捷,但是估算的精度并不高。該方法只能在電池長時間靜置狀態(tài)下估算SOC,當電池有電流通過時,電池內阻產生的壓降會影響SOC估算精度。同時電池存在電壓平臺,特別是磷酸鐵鋰電池,在SOC30%-80%期間,端電壓和SOC曲線近似為直線,這種情況下SOC的估算誤差會放大。
基于以上問題,設計人員對開路電壓法做了補充,引入了電池內阻進行校正,準確估算OCV。當電池通過電流時,通過將實際測得的電池端電壓減去I*R來校正負載下的電壓,然后使用校正電壓來獲得當前的SOC。
基于內阻補償的開路電壓法提升了SOC的估算精度,但是實際應用時由于其復雜的電化學特性,電池電壓不會立即對負載的變化作出反應,而是有一定延遲。該延遲與電池電壓響應的時間常數相關聯,范圍從毫秒到數千秒。同時電池的內部阻抗在不同條件下變化較大,因此SOC的精準估算依賴于阻抗的精準估算。
2、安時法(庫倫計數法)
經典的SOC估算一般采用安時積分法(也叫電流積分法或者庫侖計數法)。即電池充放電過程中,通過累積充進和放出的電量來估算SOC。充電時,進入電池的庫侖全部留在電池中,放電時全部流出的電量導致SOC的下降。
SOCnow=SOCpast-(Inow*t)/Qmax
安時積分法SOC估算精度高于開路電壓法,但是該算法只是單純的從外部記錄流入和流出的電池電量,忽略了電池內部狀態(tài)的變化。由于不同的電池模型有不同的自放電率,這也取決于電池的SOC、溫度和循環(huán)歷史,準確的自放電建模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收集數據,而且仍然相當不精確。同時電流測量不準,造成SOC計算誤差會不斷累積,需要定期不斷校準。而且在電池長時間不活動或放電電流變化很大的應用中,庫倫積分法會產生一定誤差。
3、電壓電流混合算法
由于開路電壓法在實際工況下并不實用,而安時積分法存在誤差,并且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誤差會繼續(xù)放大。因此大量設計人員將開路電壓法與其他方法結合起來,共同進行SOC的預測。
汽車用品行業(yè)協(xié)會是汽車用品行業(yè)與政府溝通的橋梁和紐帶,持續(xù)推進行業(yè)高質量發(fā)展。那么中國汽車...
入榜《2025年CNPP電池管理系統(tǒng)十大品牌榜中榜名錄》的有:弗迪電池、寧德時代CATL、...
電池管理系統(tǒng)什么品牌好?,市面上的電池管理系統(tǒng)品牌眾多,到底什么品牌好呢?下面為您介紹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