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夾饃是什么肉
肉夾饃里的肉是臘汁肉,也叫做鹵肉。
臘汁肉以豬肉為原料,其歷史可追溯到戰(zhàn)國時代,那時稱“寒肉”,唐代又稱“臘肉”,世代流傳,歷經(jīng)演變。臘汁肉的特點是色亮紅潤、軟爛醇香、肥肉不膩、瘦肉不柴、入口即化,通常夾在燒餅中吃,民間稱其為“ 肉夾饃”,如不夾饃,用來下飯、拌面、佐酒皆可。
肉夾饃鹵肉的做法及配料
用料:豬肉、姜、蔥、花椒、干辣椒、桂皮、香葉、山楂、鹽、冰糖、生抽、蠔油、老抽。
做法:
1、將豬肉切成10cm見方的大塊,放入涼水中浸泡2小時以上,中間最好換2次水,這樣肉里面的淤血才會被泡出來。
2、將泡好的豬肉洗干凈放入鍋中,多加一些清水,然后大火燒開,潷去浮沫。
3、將所有的調(diào)料(除鹽、冰糖外)放入鍋中,大火燒開后,再轉(zhuǎn)小火約煮2個小時(也可以交給電高壓鍋來完成,那將更快),直到肉變得特別軟爛才可以。
4、撈出煮好的豬肉,放入另一個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然后加入鹽、冰糖,大火燒開后,再煮10分鐘,使肉入味。
5、撈出鹵好的豬肉,稍微涼涼,然后切成薄小塊備用。
6、將切好的肉塊夾入饃中,搭配蔥、香菜等食用。